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市场分析 » 国内市场 » 正文

税收补贴 中国风电企业出海驱动力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2-02-09  浏览次数:522

进入9月以来,华锐风电、金风科技、湘电股份、泰胜风能等风电企业相继发布半年报,同众多专家的预期一致,各公司业绩均大幅下滑。

除了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纳为原材料价格上涨、风电机组价格下降外,今年还多了一条理由:经过多年高歌猛进的快速增长后,政府对风电产业踩了刹车。

面对国内竞争加剧、市场饱和现状,风电企业纷纷加快了海外拓展的脚步。但是,市场规则和产品质量两个门槛,为国内风电出海谋生制造了些许困难。

 

失宠的国内风电

今年8月,国家能源局发布了“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”等18项标准,11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为此纷纷推迟了产品下线时间,加紧升级测试旨为达标。

按照新行业标准,大多数风电企业都需加大成本,为升级买单。

记者从金风科技了解到,每台风机的升级成本为1~2万元,该公司目前有4000台风机,升级费用高达4000~8000万元,而这样的升级成本已是目前国内风机升级成本最低的。需要通过外部供应商来实现升级的风机厂和风电厂,升级费用更高。

“这无疑是一场整风运动。”内蒙古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近几年,无论从装机容量、发展规模还是风机制造能力,中国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风电大国。但快速发展的背后,是整个风电领域重建设、重规模,轻质量、轻管理的问题。

据记者了解,从2010年开始,大规模圈地的风电设备事故频发,叶片、主轴断裂、风机倒塌并起火等事件不时出现,而到了今年,则逐步演变成大规模的脱网事故。目前,仅电监会正式对外通报的脱网事故就有4起,涉及酒泉、瓜州、张家口等最近三年新建的风场。对此,相关部门将风电审批正式纳入了国家的统一规划。

如今,政府又收紧了风电项目的审批权,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风电并网标准。这些举措提高了风电产业的技术门槛,也增加了风机制造企业的成本。另外,宏观环境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及资金压力,也削弱了风机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。

随着经营压力日渐增大,一些不具备技术标准优势、没有经济实力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,或被重组,或被淘汰出局,而有实力的风电企业则加速了“走出去”的步伐。

 

风电:东方不亮西方亮

国内风电市场发展速度放缓,而国外的风电市场和政策势头正盛。

从全球风电市场的区域发展情况来看,世界风电产业发展重心已由欧洲向亚洲和北美洲转移(见下表)。同时,2010年,欧洲占世界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7.0%,北美洲为16.7%,亚洲为54.6%,非洲为0.4%,亚洲已占据世界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一多半的份额。

很显然,亚洲风电发展势头正猛,但欧洲仍是世界风电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区域。

“其实,中国风电制造企业早在几年前就已出口海外,只是羽翼尚未丰满,而且没有现在这样迫切。”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施鹏飞告诉记者,中国风电企业拓展海外市场,将面临风机设备的国际认证、当地的法律、就业、制造等一系列挑战。现在中国政府对“走出去”的风电企业没有任何补贴,所以,企业能否在海外安全着陆,关键看其自身能不能适应当地的政策和环境。

记者了解到,由于风电成本高,国外都从价格和税收上支持风电发展。在价格政策上,主要有两种做法:一种是德国、西班牙、丹麦的固定电价法,主要根据风能资源状况、风机容量、利率和收益水平等因素制订风电上网价格,对超过火电上网价格的部分成本由电网进行分摊。

另一种是美国的补贴法,目前每千瓦时风电补贴1.5美分。在税收政策上,风电属于可再生能源,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,欧洲不少国家实行碳税政策,变相为风电提供税收支持;还有一些国家实行所得税减免、加速折旧政策来支持风电发展。而这,无疑是吸引中国风电企业“走出去”的绝美诱饵。

 

“老农进城”还需要时间

记者了解到,中国风电制造企业最早“出海”的时间还要追溯到2007年,当年的华仪电气将3台780千瓦风电机组出口智利,成为我国首批出口海外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组。

金风科技副总裁王海波表示,从最初的技术引进、消化和吸收,到目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,中国风电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部分企业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准,各方面基本具备了“出海”的条件。企业要做大做强,就必须走国际化路线,但国际惯例和思维模式,要到国际市场中去积累资本和经验。

从2008年初,金风科技收购德国Vensys,到2009年9月湘电风能收购荷兰达尔文公司,再到2010年远景能源在丹麦设立研发中心,中国多家整机企业通过收购或自行建立研发中心,实现了技术国际化。如今,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巨头已从最初的技术引进——消化——吸收阶段,过渡到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阶段,以技术换取海外市场成为可能。

据记者了解,目前,中国有10余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已经或即将实现产品出口,已出口机组近50台,最大单机容量为2兆瓦。

“这样的数量在国外根本谈不上什么市场份额,占比微乎其微。”施鹏飞坦言,在国内市场受限的情况下,企业走出去有两个好处:第一,企业可以更严格地按照国际标准来制造设备;第二,国际上风电的基础价格比国内要高一些。

走出国门,是中国风电逐步走强的一个积极信号,这不仅能够为目前强大的制造产能找到释放空间,还可通过产品出口带动中国风电开发和服务业全面走向世界。从这点来看,风电企业“走出去”是必然也是必须的,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或许只是时间问题。“想在欧洲等国际市场占得一席之地,中国风电企业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。”施鹏飞补充道。

从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来看,业内对中国风电企业“走出去”还是充满信心的。

 
 
[ 新闻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新闻资讯
点击排行